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红网】郑群明 李伯涵 宋彬:以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4-11-27 16:02   来源:红网   作者:郑群明 李伯涵 宋彬   点击: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我国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植入了新的动力,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立足三产融合、创新文化利用、平衡保护发展,正成为赋能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完善三产融合机制,促进生态旅游多元协同

三产融合,即农业、工业与旅游业在生态旅游中的深度融合,其关键在于资源互补、产业链延伸及创新驱动。将农业的美好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工业园区和工业遗址,以及旅游业中的个性化服务结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驱动生态旅游的稳定发展。同时将科技作为推动三产融合创新的关键,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智“惠”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是政府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政策引领三产转型升级,明确三产融合的目标与路径,以三产融合机制激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时,制定和完善生态旅游发展指标,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自上而下明确监管体系,落实各主体责任和职能,调动企业与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确保三产融合发展和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进行,实行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绿色发展。

二是企业联动与跨界融合。企业积极对外开放,寻求合作机会,通过跨界合作与深化创新,推进三产融合的深入发展。例如,传统农企可与旅游企业携手,推出农产品采摘、农事体验、农忙节庆等多样活动,吸引游客走入乡村,体验有别于城市生活的安逸;工业企业加深与文化企业合作,打造工业文化旅游项目,盘活工业遗址,推动工业园区转型成为文旅综合体。融合生产展销、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发展元素,让游客亲身体验工业生产,了解各类工业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与金融、教育等行业跨界联动,发展研学旅游,丰富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塑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

三是公众参与与社区共建。政府和旅游企业协同,加强环保教育与宣传力度,制定奖惩规范,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度。推出优惠活动和节日活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旅游,体验三产融合的成果。同时,加强社区共建,通过社区参与、利益共享等方式,增强社区的旅游影响感知,切实体会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生态旅游发展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自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建设活动。

四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科技创新同样是三产融合机制的关键,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依托数字技术展示地方文化,提升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智能化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生态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创新生态文化保护利用,丰富生态旅游内涵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增进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心灵之美相互融合。生态旅游需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挖掘生态文化之美,打造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以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促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地方文化深入挖掘与活化。深入挖掘地方生态文化的底蕴与魅力,通过活化利用地方文化,利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创新展示方式,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提升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时,通过举办文化节、民俗表演,沉浸式演艺等,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特色文化的魅力,更好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邀请专家参与地方文化开发,挖掘其内在价值,为生态旅游的文化利用提供更多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二是生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生态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的精华,也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于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生态文化的保护与维护工作,确保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与完整性。此外,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壮大志愿服务事业,开展文化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自上而下共同参与的文化保护体系。

三是生态文化交流的促进与融合。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向国际积极展示我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示范案例。例如,举办了20届的中国(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通过举办生态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文化互鉴中推动文化发展,不断提升地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生态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与元素。同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参与生态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机遇,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协调经济环境发展,筑牢生态旅游可持续基石

当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美丽中国建设实施生态旅游战略,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是完善政府扶持与监管机制。政府依据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明确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加大对生态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如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力度,推动传统旅游企业向绿色化转型。同时,加强对旅游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与执法力度,打击环境污染与非法经营行为,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市场秩序环境并行,形成经济收益与生态效应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强化企业环保责任。企业应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旅游产品开发与运营全过程,以低碳出行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应聚焦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园区,构建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旅游发展模式。此外,引入碳足迹追踪等环保实践方法,提升旅游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加强与政府、社区与游客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建设,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积极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发放环保教育资料等方式引导游客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之中,鼓励游客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是建立生态补偿与绿色发展机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可以为生态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旅游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引导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长期均衡发展。设立旅游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宣传推广。以生态补偿与绿色发展机制的完善,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持续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作者:郑群明 李伯涵 宋彬

作者单位:系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韶山红色文化旅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旅游学院、研学旅行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855/60/14490811.htm


分享到:

上一条:【新湖南】探秘京津高校,湖南师大数统院畅享学术成长之旅

下一条:【新湖南】2024年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国际学术论坛暨“国际高等体育教育联合研究与交流中心”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关闭